在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的征程中,青阳镇人大主席团立足“代表履职在一线、服务群众零距离”的工作理念,紧扣镇党委决策部署,坚决贯彻落实镇党委“1155”工作思路,依托人大代表联络站,以每月8日“人大代表接待日”活动为抓手,聚焦农村环境人居整治、产业发展、教育医疗等重点领域,积极探索“履职+”模式,推动人大代表深度融入基层治理,为全镇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人大力量”。
青阳镇人大主席团依托“人大代表联络站”,深入推进人大代表联系选民及接待走访选民制度,绘制覆盖镇、村的社情民意搜集网,发挥人大代表“联络员”的作用,积极组织人大代表深入田间地头、企业项目一线等收集意见建议,及时向有关部门反映群众诉求,力求解决群众关心关切的民生问题,畅通基层治理“微”循环。同时人大代表ag真人中国官方 ag真人入口们聚焦基层治理中的难点堵点,围绕环境卫生整治、乡村规划建设、企业项目建设、产业发展及基层立法等方面,提出兼具针对性与可行性的建议意见。
今年以来,青阳镇利用5个人大代表联络站共计接待群众100余人次,解答疑难20余起,收集整理群众建议10条,发放各种宣传资料100余份。“履职+建言献策”,既让群众诉求直达决策层,又以监督问效保障政策落实,让基层治理更贴近民心、更符合实际、更富有效能。
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青阳镇人大代表以“履职+”模式推动民生服务精准落地。针对农村地区基础设施老化问题,镇人大主席团组织代表开展专题调研,形成《关于推进基层地区基础设施改造的建议》,推动完成农村地区道路硬化、管网改造、设施维护等工程。
代表们积极参与人居环境整治、村容村貌改造等项目工程,为方便群众出行,将西窝陀大集西迁并设立西窝陀公交站点,投资12万元硬化场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极大改善。“以前下雨天出门一脚泥,现在路平了、灯亮了,住得更舒心!”村民王阿姨感慨道。
自去年以来,青阳镇累计开展“乡村振兴”“企业转型”“教育安全”“医疗卫生”等专题调研11次,聚焦基层医疗资源、普惠托育等领域,组织视察重点项目4个,形成调研报告12篇,以人大监督之力推动全镇经济社会发展稳健提质、稳步前行。“履职+民生服务”让群众切实感受到治理温度,架起了代表与群众之间的“连心桥”。
产业兴则乡村兴。青阳镇人大代表立足本地资源禀赋,积极探索“履职+产业发展”路径。在特色农业领域,人大代表王超依托青阳镇地处山区、土壤特性等优势,通过以个人为村集体垫资90万元、村民入股10万元的方式,积极调整农业种植结构,牵头成立了钟家村桐桐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2024年,收获生姜500余吨,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增加200余万元,带动群众务工收入增加40余万元。
“以前得去城里打零工,谁能想到,现在守着家门口就能把钱挣了。村里还修了路,环境越来越好,这日子真是越过越敞亮!”正在生姜地里忙活的村民耿花说道。如今,钟家村村集体经济每年增收超40万元,充分利用“共富资金”对村内主干道进行美化亮化,完善路灯等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了村民的生活环境。同时积极注册“钟家甄姜”“钟兴”等商标,探索生姜精油、姜丝茶等农产品研究,提高生姜附加值。“履职+产业发展”不仅壮大了村集体经济,更让群众在家门口实现增收致富。
下一步,青阳镇人大主席团将继续完善人大代表“履职+”工作机制,精准对接群众需求,畅通群众意见建议反馈渠道,着力推动代表高质量履职与基层高效能治理深度融合,更好地打通基层治理“神经末梢”,为做好基层治理的“时代答卷”贡献人大力量与智慧,让这幅充满活力ag真人中国官方 ag真人入口与温度的基层治理画卷更加绚丽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