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虾市正在全面参与国际化市场竞争。产量上,2022年我国对虾产量达到峰值,后续经市场自我调节,2024年行业估算产量约166万吨,较峰值连续两年下降;消费端形成固定格局,活虾年销100万吨左右(均为国产)、冰鲜虾30多万吨(以国产为主)、冻虾160万吨左右(多为进口)。国际贸易上连续三年我国是全球最大对虾进口国,2023年进口对虾117万吨,成为全球第一个进口对虾超百万吨的国家,2024年进口有所下降,但仍然达104万吨。
在对虾国际市场格局中,毫无疑问,厄瓜多尔、印度在全球对虾生产中,表现的最为亮眼,产量一直处于高速增长中。厄瓜多尔2024年对虾产量达122万吨,印度2024年产量超93万吨。我国从这两个国家进口的对虾超80万吨,这两个国家也是我国对虾进口的主要来源国,且长远来看,这一格局仍然延续。对我国业界从业者来说,大家所关心的是我们的对虾养殖户的出路在哪?
9月18日,在山东日照举办的首届中国循环水养殖大会暨第三届中国工厂化养虾大会上,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会长崔和作出分析:我们必须以全球视野审视中国对虾产业发展。像厄瓜多尔这些主要出口国,他们的养殖成本优势非常明显。要破局,一是要调整养殖品种结构;二是必须改进生产模式。工厂化养殖可能是应对国际竞争、实现高产高效的最佳选择。
中国对虾产业,从养殖大国,到出口大国,又成为进口大国,目前正处于全球第一大对虾生产国、第一大进口国的特殊位置上,这一快速的演变,无疑将引起全球业界的关注。海关数据显示,中国对虾年度进口量已连续三年突破百万吨大关。这意味着,在国人消费的每3只对虾中,就有1只来自海外。
崔和会长在会上解析了价格下行的趋势:“从全国水产品月度价格变化来看,2023年8月份之后的多数水产品价格,一直低于2021和2022年的水平。”这种持续的价格低迷,首要的因素是消费不振,进口虾价格也处于下降趋势,价格的下滑直接导致“增产不增收”,进而缺乏扩大产能的动力,使得对虾产能已连续两年处于自我调整状态。
消费端的结构性变化加剧了市场的复杂性。报告中特别提到,2025年餐饮环节消费仍在下降,好在家庭消费通过电商购买的比例上升。线上渠道的好处是价格更透明,消费者选择更多,但这种变化使得国产虾在成本上的劣势更加明显。
要找到出路,首先必须正视差距。崔和会长解析道:“对虾生产的最大成本是饲料,问题核心也在于此。厄瓜多尔生产饲料时,动物蛋白(鱼粉)来自其邻国——全球最大鱼粉生产国秘鲁,植物蛋白(豆粕)则能从巴西、阿根廷便捷采购到廉价货源,因此其饲料成本比我国每吨低1000元以上。”除了饲料成本优势外,厄瓜多尔还拥有养殖水面租金低、自然ag真人国际 ag真人官方平台气候适宜等优势。生产成本的差距,是地理区位与资源禀赋决定的硬差距。
除了饲料,土地租金和环保成本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国内特别是沿海地区的塘租、环保投入逐年攀升,而厄瓜多尔等地土地资源充裕,相关成本极低。
国际政策环境也在不断拉大这种差距。美国即将实施的对等关税政策,将进一步推高美国国内物价(包括进口对虾价格),这将促使对虾主要生产国将更多目光投向中国市场,关注和研究中国对虾市场的变化。
“我们早已被置于全球竞争的舞台上。”国内养殖户的对手早已不再是隔壁县的养殖场,而是太平洋彼岸,还有印度洋周边越来越多的对虾现代化产业体系。
在开放市场、贸易全球化进程中,幻想通过贸易壁垒阻止进口并不现实,出路还是提升自身的竞争力。与会专家达成共识:向以循环水养殖(RAS)为代表的设施化、工业化养殖转型,是降本增效的必然选择。
“传统粗放养殖模式的天花板已经触顶。”崔和指出,渔业设施化的核心在于“通过工业化手段重构生产逻辑,突破资源、环境与效率的刚性约束。”工厂化循环水养殖能将水体、饵料、温度等变量数据化,实现全年稳定生产。目前,全国工厂化养殖水体已超1亿立方米,产业转型的势头已然形成。
除了生产模式的升级,崔和还指出,养殖户应在供应链上积极寻求突破。他建议,要充分发挥本土供应链的时效优势,聚焦于活虾和冰鲜虾(目前仍以国产为主)等进口虾难以直接竞争的业态;同时,通过联合采购饲料、与上游苗种企业深化合作等方式,在每个环节推行精细化管理以缩小成本空间;并利用设施化养殖的可控性,灵活调整投苗与上市时间,以规避集中上市的价格低谷,把握市场高价窗口期。
当低价进口虾成为市场常态,中国对虾养殖业的重构与升级也已同步开始。未来的赢家,将属于那些敢于投入技术研发、善于精细管理、能够融入新流通渠道的新型养殖主体。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一文读懂诺贝尔文学奖新得主:处女作改编成7小时电影,曾来中国追寻李白足迹
女游客高反住进ICU 徒步搭子向其母道歉:线岁男孩被烟花击中头部身亡 14岁燃放者未被追究刑责
女游客高反住进ICU 徒步搭子向其母道歉:线岁男孩被烟花击中头部身亡 14岁燃放者未被追究刑责
《编码物候》展览开幕 北京时代美术馆以科学艺术解读数字与生物交织的宇宙节律
单槽涡轮,影驰正式发布 RTX 5060 Ti 无双 MAX (16GB) 显卡
Intel Panther Lake深度揭秘:P+E+LPE混合架构日臻完美!功耗低得惊人
Intel公开新一代至强6+:18A工艺成就288核心、864MB海量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