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七月,五师双河市的广袤田野上,棉田碧浪翻滚,葡萄藤蔓葱郁,现代化养殖场里蛋鸡鸣叫正欢。
艾比湖畔的九十团十二连,连队党支部书记、连管会指导员麻胜顶着烈日,在新建的光伏板阵列旁与企业技术人员盘算着“阳光收益”;而在八十九团二连的双河古道温泉康养中心,游客的欢笑声与夏日的蝉鸣交织,连队党支部书记、连管会指导员杨忠华看着熙熙攘攘的人群,脸上满是笑意。
连队是兵团最基本的单元,是兵团履行职责使命、发挥特殊作用的“细胞”。在五师双河市,这些最基础的小“细胞”,正以惊人的能量,驱动着区域经济的发展:2024年,师市31个连队年产值突破亿元大关,占师市连队总数的四分之一;“亿元连”总产值达55.54亿元,较2021年激增4倍多。
昔日以传统种植为主的“最小单元”,如何奏响高质量发展的时代强音?近日,兵团媒体联合采访组一行走进五师双河市的连队,找寻答案。
走进九ag真人中国官方 ag真人入口十一团五连,空气中弥漫着饲料的清香。这里聚集了5家规模化蛋鸡养殖合作社,23万羽蛋鸡产出的“金蛋”,铺就了职工群众的致富路。
“现在养鸡,合作社统一技术、销路,收入稳当多了!”在鸡舍捡拾鸡蛋的双河市卓越养殖专业合作社社员李照安笑着说。
九十一团职工群众历来有养殖蛋鸡的传统。近年来,该团把发展蛋鸡养殖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利用闲置场院、130座旧圈舍等改建成一定标准的养殖圈舍,有效盘活2.2万亩公益林以及闲置大棚资产,利用贴息贷款、政策性补贴等方式,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积极探索蛋鸡产业化发展模式,将蛋鸡产业打造成富民产业。
截至目前,九十一团已成立蛋鸡养殖专业合作社15个,吸纳社员160人,蛋鸡养殖规模达80万羽,初步形成“合作社+基地+职工”的生产经营模式,带动职工群众就业40余人。畅泽、鑫农源、华辰等合作社,成为该团发展连队经济的闪亮名片。
九十一团五连党支部书记、连管会指导员陈万忠告诉记者,2024年,连队仅蛋鸡产业就实现产值5461万元,加上棉花种植,连队总产值达1.08亿元,稳稳跻身亿元产值连队“俱乐部”。连队今年计划新建6座规范化养殖场,向40万羽养殖规模冲刺。
乡村振兴的关键是“连队美、产业兴、职工富”。面对新形势新任务,连队如何美,产业怎么兴,职工群众靠什么富?
“师市党委开出的‘药方’很精准,就是因地制宜、因连施策,力推‘一连一品’。”五师双河市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刘江道出了关键,顶层设计的清晰坐标,让每个连队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发展目标。
八十三团三连耕地面积1.57万亩,棉花仍是根基,但引入新疆昊星八十三棉业有限公司后,棉花实现了就地加工升值。2024年,该公司实现产值1.6亿元,不仅消化了本连及周边的棉花,更带动了下游企业新疆鼎鸿牧业有限公司和新疆博晶建材有限公司发展,形成了“棉花加工+畜牧+建材”的多元产业结构,2024年连队总产值突破4.27亿ag真人国际 ag真人官方平台元,成为师市连队“首富”。
八十一团拥有全国连片种植面积最大的夏黑葡萄种植基地,种植的夏黑鲜食葡萄因果粒匀称、口感香甜,在市场上深受消费者青睐。该团八连聚焦夏黑葡萄品牌优势,打造特色产业园,2024年种植葡萄4400亩,产量近万吨,实现产值6718万元,加上棉花种植,连队仅一产产值就达9668万元。双河市兰天果业有限公司的包装经销业务和八连数十家农资、商店、冷库则延伸了产业链条,共同将连队总产值推上1.28亿元。
五师双河市以“一连一品”示范连队建设为切入点,变资源优势为产业优势,全力打好产业发展“特色牌”,激活乡村振兴“新引擎”。截至目前,师市打造“一连一品”特色产业70余个,特色水产养殖、果蔬种植、观光旅游、农产品加工等产业拓宽了连队经济多元化发展新路径。
7月11日午后,八十九团二连党群活动中心的会议室内气氛热烈,连队党支部书记、连管会指导员杨忠华正与五元养殖专业合作社的理事们热火朝天地谋划着下半年生猪深加工计划。
2014年,八十九团二连采取“党支部引领+能人牵头+职工参与+自主创业”的模式,成立了五元养殖专业合作社,实行“连队+合作社+社员”的股份制经营方式:党支部提供组织协调和政策保障;合作社法人代表是连队致富能人,凭借市场经验和技术专长运营;连队职工则以土地、资金或劳力入股。
经过10年发展,五元养殖专业合作社形成种猪繁育、饲料加工、规模养殖、屠宰加工、冷链物流全产业链,成为连队经济的“顶梁柱”:连队85%以上的职工成为合作社的股东,合作社从刚开始的社员年分红1万余元,发展到如今部分社员年分红10万余元。2024年,该合作社实现产值近6000万元,助力连队总产值突破1.21亿元。
“连队党支部替我们选产业、找出路,是我们致富谋发展的‘主心骨’。有连队党支部带着我们干,心里踏实、干劲十足!”二连职工赵先强说。
“党建工作做实就能赢得民心,做细就能增强凝聚力。”杨忠华介绍,二连党支部加强党员队伍建设,建立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把党员和职工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连队发展上,使党支部成为带动连队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2021年,二连党支部被评为“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
连队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强有力的组织保障。五师双河市突出“强阵地”“强头雁”“强作用”,推广“连队党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建立“保底分成+收益分红+务工工资”的激励机制,形成责任共同体、利益共同体,不断激发内生动力、产业活力。截至目前,五师双河市拥有合作社644家,累计带动1.8万名职工群众增收致富。其中,各连队党支部牵头领办合作社117个,激发了连队经济发展活力,实现了“支部有作为、职工有收益、连队有发展”。
“团场综合配套改革以来,连队‘两委’成ag真人中国官方 ag真人入口员没有让大家失望。”八十一团四连职工苏金梅说,“这群年轻人学历高、头脑灵活、敢想敢干,增收致富也有办法,大家的生活越来越好了。”
2024年,八十一团葡萄种植面积达1.7万亩,共采收销售葡萄3.3万吨,总产值达2.3亿元。依托团场万亩夏黑葡萄种植基地,八十一团四连党支部牵头成立双河市天益诚种植专业合作社,采用“龙头企业+合作社+职工+基地+销售”的模式,进行规模化种植、品牌化销售。截至目前,双河市天益诚种植专业合作社已吸纳867名社员。
五师双河市众多连队实行“党支部+基地+合作社+职工”的产销衔接模式,统一生产规划、生产标准、农资配送、技术指导、收购加工销售,把一家一户的小生产组织起来,变“单打独斗”为“抱团经营”,促进合作社经济实力、发展活力、带动能力不断增强,实现产业增效、集体经济增长、职工群众增收致富。
团场综合配套改革后,八十一团十连党支部瞄准了闲置大棚和当地丰富的棉籽壳、葡萄枝条资源,大胆发展食用菌产业。连队党支部领办双河市实联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从最初的1万个菌棒起步,到如今5座全自动智能化食用菌生产大棚和1座300平方米的食用菌保鲜库,不仅丰富了职工群众的“菜篮子”“果盘子”,也鼓足了职工群众的“钱袋子”。
八十六团二十二连依托邻近博乐市的区位优势,通过“党支部引领+党员带头示范”模式,带领职工群众走上了一条“农业+工业+商贸”融合发展的新路子,极大增强了连队经济的韧性。2024年,该连不仅棉花、葡萄种植和畜牧业贡献了6024万元一产产值,双河市亿方商品混凝土有限责任公司、双河市晟天商贸有限公司等96家小微企业更是异军突起,总产值达1.85亿元。
在八十九团二连,双河古道温泉康养中心、加油站等三产项目蓬勃发展,与一产的棉花种植、生猪养殖共同构成了繁荣的经济生态圈。连队充分利用双河古道温泉康养中心和大棚,正加速向“休闲娱乐+反季采摘”基地转型。
在艾比湖畔的九十团一连,艾比湖物流园和光伏产业成为连队经济发展新引擎。2024年,该连二、三产共实现产值3978万元。九十团十二连则利用城郊优势和双河市聚能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在光伏、特色水产养殖基础上,积极发展休闲渔业和观光采摘业,打造休闲旅游基地。2024年,该连队实现产值1.16亿元。
从棉田果园到养殖车间,从加工厂区到温泉民宿,五师双河市的连队经济正经历深刻蜕变。31颗“亿元星辰”在戈壁滩上闪耀,644家合作社扎根基层沃土,多元产业形态破土而出。小“细胞”迸发的磅礴能量,源自“一连一品”的精准落子、“红色引擎”的组织创新和三产融合的转型升级。
七月,是耕耘收获的季节,更是孕育希望的季节。五师双河市的连队,正以小“细胞”的澎湃活力,为兵团乡村振兴的伟大征程注入不竭的动力源泉,在祖国西北边陲奏响新时代的奋进强音。
(兵团日报全媒体记者 潘瑞雄 陈琼 哈力扎提·哈力木拉提 当代兵团杂志社记者 邱海强 胡杨网记者 陈贝贝 双河融媒记者 周廷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