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下旬,济南市某大型超市的货架上,黄底红字“特价3.29元/斤”的标签,贴在鸡蛋堆中格外醒目。营业员告诉记者,整个6月份,鸡蛋的价格一直徘徊每斤2.9元-3.5元之间,较去年同期下降了约30%。市民李阿姨感慨:“这价格不常见,多囤点放冰箱。”
与此同时,距济南230公里外的菏泽市定陶区孟海镇红江农牧养殖园区,养殖户盯着成筐的鸡蛋苦笑说:“如果不是规模化养殖减少了成本,饲料钱都挣不回来。”
这种景象,正是眼下蛋鸡产业的真实写照。当消费者享受廉价鸡蛋时,蛋鸡养殖业正面临考验。农业农村部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6月主产区鸡蛋均价跌至7.32元/公斤,较去年同期下降31%,单斤养殖利润从2024年高峰期的1.52元跌落至0.01元,几乎抹平了盈利空间。
原因何在?是产能过剩,还是恶性竞争?养殖场(户)如何应对市场冲击?带着这些问题,记者来到孟海镇的蛋鸡养殖园区,采访多位养殖户,探究蛋价低迷背后的原因。
孟海镇蛋鸡产业已有30年的历史,目前蛋鸡养殖总存栏量约100万只。“去年每斤鸡蛋5元多,一个月盈利二三十万元,谁不想扩产?”菏泽市红江农牧养殖园区总场长黄召说。作为ag真人中国官方 ag真人入口园区内23座养殖棚、70万只蛋鸡的总管理员,他经常外出学习行业知识,了解行业资讯。黄召介绍,2024年蛋鸡行业利润增长幅度很大,吸引大量资本涌入。据国家禽业协会统计,2025年6月全国在产蛋鸡存栏量已突破13亿只,较三年前增长超20%。毗邻定陶区的成武县也是蛋鸡养殖大县,2025年上半年青年鸡(7—20周龄的母鸡,培育产蛋鸡的鸡苗)饲养数量达到800万只。
黄召算了一笔账,按当前蛋鸡存栏量,全国日均产蛋量足够每个人每天吃1.7枚鸡蛋,远超实际需求。近来我国鸡蛋出口量减少,进一步压低了国内鸡蛋价格。
产能激增的同时,鸡蛋需求趋于饱和。“老百姓吃鸡蛋基本是定量的,餐饮企业及食品加工厂才是鸡蛋消费的大客户。”黄召介绍,“春节、中秋是销售高峰,年中本就是淡季。”面对产能过剩,养殖场(户)只能选择低价促销。
养殖户何明振在孟海镇已经养了11年蛋鸡,他说,11年来鸡蛋价格基本稳定,均价约4元/斤,而今年3月以来,鸡蛋价格接连下跌,目前已经跌破了成本价。“近期批发商的收购价压到2.7元/斤,饲料价格却在上涨。年初一斤玉米的收购价在1元左右,如今涨到了1.2元,加上人工、损耗,可以说卖一斤鸡蛋就赔几毛钱,不卖赔的更多。”何明振说。
全封闭恒温智能化鸡舍,实现拌料、投喂、供水、调温调光、清粪、集蛋全自动化。
虽然在亏损,何明振仍持乐观态度。凭借11年的养殖经验,他认为价格有跌必有涨,关键在于合理应对。在采访中,养殖户们也总结出三条策略。
控规模,精饲养。及时果断ag真人国际 ag真人官方平台调整产能,是止损的第一步。“不能再盲目追求规模了。”何明振指着鸡棚说,“一个大棚原养4万只,现在淘汰老弱鸡,只剩3万只。”减少存栏虽降低总产出,却能节约饲料、人工及防疫成本,更关键的是可盘活现金流,将有限资源集中于健康高产鸡群。
提效率,自动化。近年来,孟海镇通过政策引导构建“公司+养殖户+市场”的一体化模式,依托菏泽市红江农牧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红江农牧)的规范化管理,推动养殖科学化、规模化。何明振去年加入该公司,新建了全封闭恒温智能化鸡舍,实现拌料、投喂、供水、调温调光、清粪、集蛋全自动化。“以前一个棚需6人,现在两三人就能完成重体力活。”何明振计算,规模化带来的集中采购和人力节省,可降低成本约20%。
巧用技术,降本增效。“强制换羽”技术(通过生物、化学或物理方法,促使蛋鸡短期停产、换羽后恢复生产)在延长鸡群利用周期、平衡生产、降低成本方面可以起到关键作用。 比如,孟海镇的另一家养鸡场——万福畜禽养殖专业合作社的养殖户张西番停了12天饲料,采用饥饿法促使蛋鸡强制换羽。“这是一个成熟的养殖技术,蛋鸡强制换羽期间,吸收产蛋的养分恢复体质,之后还能提高蛋的质量。”张西番说。
“控规模是前提,提效率是根本,用技术是保障。核心就是千方百计把成本压下去,把风险管起来,等市场回暖。”黄召总结说。虽然暂时亏损,但现金流尚能维持,他对下半年尤其是中秋、国庆的传统旺季抱有期待。
黄召发现,单纯依靠“卖鸡蛋”的模式,在眼下已不足取。如何在鸡蛋里“榨”出更多价值,成为蛋鸡从业者主要思考的问题。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超市内的山鸡蛋、富硒蛋基本没有受到普通蛋价下跌的影响,价格仍在10元/斤左右,不少养殖户也瞄准了生产精品蛋的方向。“以前不管大小好坏,鸡蛋都按统货卖给批发商,利润小。”黄召介绍,目前红江农牧已经着手生产精品蛋,如山鸡蛋、富硒蛋、无菌蛋等功能性鸡蛋,瞄准特定消费群体,走商超高端路线或礼品市场,利润空间比统货大得多。
同时,红江农牧有意布局鸡蛋加工产业。“一枚鲜蛋卖3毛钱,加工成卤蛋可以卖到1元多。虽然增加了加工成ag真人中国官方 ag真人入口本,但整体利润空间大了很多,而且不受鲜蛋市场价格剧烈波动的影响。”黄召说,“我们园区也在积极寻求与下游加工企业建立稳定订单,或者引入深加工生产线。只有把一部分产能从鲜蛋市场转移到加工领域,才能从根本上缓解供应压力,也让鸡蛋的价值得到更充分地挖掘。”
另一边,在郓城县杨庄集镇的鲜农恒库仓储有限公司,工人正往恒温库转运鲜鸡蛋。冷库能为鲜鸡蛋等农产品提供适宜的储存环境,可以延长保鲜期和销售周期。
“我们把部分品质好的鸡蛋在价格低谷期收进来,经过清洗、消毒、涂膜(延长保质期)处理后,存入0℃-4℃的冷库。”鲜农恒库仓储有限公司负责人袁忠申介绍,“储存成本每斤才几分钱,等到旺季需求上来、价格回升时再投放市场,一斤能多赚几毛甚至一元多。”冷库如同市场的“稳定器”,不仅帮助从业者获取季节差价,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淡季鸡蛋“卖难”和价格过度下跌的问题。
3元/斤的鸡蛋对消费者来说是福利,对养殖户来说却是风险。孟海镇养殖户的破局之道,核心在于降本增效与风险管理双管齐下;而发展之策,则指向了产业链升级与价值深挖。成功破局并找到可持续的发展路径,将推动蛋鸡产业迈向更健康、更具韧性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