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买种子、种苗,种地、施肥,还有发放工资,正是合作社需要用钱的时候,感谢邮储银行的帮助,给我们合作社解了燃眉之急,种植产业贷帮了我很大的忙。”青海互助县向隆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向成贵说。
向隆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位于青海省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台子乡塘巴村,占地面积700亩,年产高原夏菜羽衣甘蓝、西兰花约1400吨,是互助县供港澳蔬菜种植出口的一家农民专业合作社。今年5月份,正值该合作社扩大规模,计划种植红甜菜、羽衣甘蓝、西芹等蔬菜急需资金的关键时刻,邮储银行互助县支行了解到情况后,积极联系对接,创新推出“种植产业贷”,以纯信用的形式发放50万元,给合作社送去了“及时雨”。
近年来,中国人民银行海东市分行立足海东市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建设,全力助推海东市打造高原冷凉蔬菜产业品牌,创新推广冷凉蔬菜产业金融服务模式,持续壮大冷凉蔬菜种植和销售规模,拓宽农民增收渠道。8月末,全市蔬菜产业贷款余额6.2亿元、9117笔,较去年同期增长76%、84%。全市高原冷凉夏菜种植面积从5年前的1.5万亩增加至6.2万亩,产量由3.6万吨增至15.4万吨,规模位居全省第一,出口总量占全省90%,产值7.39亿元,带动全市农民人均年增收565元。
用好用足支农支小再贷款,鼓励并支持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增加对高原冷凉蔬菜产业领域的信贷投放,为其提供低成本央行资金。2025年1-8月份累计发放支农支小再贷款6.47亿元,有效惠及农户及涉农经营主体3000户,其中,支持高原冷凉蔬菜种植户、出口企业的覆盖率达50%以上。
运用再贷款发放的蔬菜产业类贷款加权平均利率降至5.3%以内,较去年同期下降15个基点,助力海东市高原冷凉蔬菜可持续发展。
联合市商务局、发改委、质监局创新建立高原冷凉蔬菜价格监测机制,建立数据共享分析平台,动态监测苦菊、罗马生菜、羽衣甘蓝等十余种供港热销高原夏菜品类价格、出口规模等,为保障蔬菜价格稳定和市场供应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联合市农业农村局等部门,通过价格和规模信号,合理安排种植茬口和采收节奏,避免集中上市导致价格踩踏,维护各类高原夏菜价格维持在合理区间,为优化高原冷凉蔬菜产业布局、引导社会资本投向相关产业链发展、提升高原冷凉蔬菜的整体品牌形象和市场竞争力提供关键助力。
积极引导金融机构围绕高原冷凉蔬菜种植、加工、出口等不同群体融资需求,构建“全主体覆盖、全周期匹配”的金融产品体系。
针对小额资金需求的个人客户,推出最高授信50万元以内随取随用的信e贷、七彩易贷,精准解决小额灵活周转资金难题;针对种植大户,推出能人产业贷,最高授信100万元,采取按月结息、到期偿还本金的方式,契合能人大户长期稳定资金需求;针对收购企业,推出“小微信e贷”,最高授信500万元,并采取“一户一定价”模式,对符合条件的企业给予优惠利率,切实降低融资成本。
从冷凉蔬菜“启动资金—种植周转—采收加工—预冷及包装处理”全流程开辟金融“绿色通道”,通过快速审批、灵活还款和利率优惠等措施多维度提高金融服务水平。截至8月末,全市金融机构累计为冷凉蔬菜供港澳企业提供信贷支持930万元,共计ag真人国际 ag真人官方平台10笔。同时,积极推动金融机构深化与政府融资担保机构合作,通过“批量担保”模式,有效提升实体融资可得性和便利性。截至8月末,通过青海信保小微融资担保有限公司发放“能人产业贷”70万元,有力支持了辖区冷凉蔬菜产业发展。
联合海东市就业局、加大创业担保贷款宣传推广力度,做好民生领域金融服务,2024年度全市金融系统落实蔬菜产业类贴息贷款、抵押贷款1000余万元。
积极协调海东市金融监督管理局、农业农村局、财政局等部门完善农业保险机制,引入蔬菜价格指数保险650万元,带动金融机构创新推出“保险+担保+信贷”组合金融产品,助力提升实体获贷能力。
加强与海东市农业农村局的联系合作,建立海东市供港澳企业白名单,搭建“市场—经销商—种植户”产销服务信息化平台,助力发展“农+N”多元化销售模式,绕过传统多级批发商,与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点对点”对接,通过直采直销,有效降低蔬菜出口企业流通成本,提升蔬菜新鲜度和品质,保障农民受益,促进稳定生产,不断扩大“供港”和“北菜南运”等蔬菜销售输出规模。
组织全市金融系统开展“金融支持高原冷凉蔬菜宣传推进月”“走企业、优服务”等宣传培训活动,全面解读金融支持高原夏菜产业优惠政策,有效推动银企供需精准匹配和金融服务能力提升。
开展支农支小再贷款专题培训,采用“讲解+测试+宣传”模式,确保培训成果转化为实际工作能力,有效推动金融支持涉ag真人 ag真人平台农、小微领域和绿色发展的货币政策落地生效。鼓励金融机构走村入户,开设“蔬菜金融课堂”。
邀请农业专家讲授种植培训技术、惠农补贴及优惠政策,客户经理用方言传授金融知识,讲解贷款流程,让金融政策触达田间地头。截至8月末,中国人民银行海东市分行开展高原冷凉蔬菜发展情况走访调研3次,收集反馈金融诉求3项,促成现场融资意向2笔,金额150万元。全市金融机构开展宣传857次,印发宣传手册及培训资料2657份,涉及2432户农户和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