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3日,蕉岭县人民法院新铺人民法庭到社区开展巡回审判,庭审后联合三圳镇综治中心干部就地开展释法说理。 张倚瑶 摄
4月17日,广东省兴宁市人民法院龙田人民法庭通过“法院+综治中心”协同解纷机制成功化解了一起土地流转合同纠纷。 罗苑丛 摄
在广东省梅州市,综治中心已然成为群众化解矛盾纠纷的前沿阵地,法官及时介入矛盾调解,贴心为群众排忧解难。近年来,梅州法院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深度嵌入综治中ag真人中国官方 ag真人入口心规范化建设,通过指导调解、多元共治、诉调对接等举措,助力综治中心实现矛盾纠纷“一站式受理、一揽子调处、全链条解决”的高效运作。2024年以来,梅州法院借助综治中心非诉化解矛盾纠纷达1966件,成功达成诉调对接1110件。
“真没想到工资这么快就有了着落,这下能安心回家了。”杨大姐迈着轻快的步伐离开了丰顺县综治中心。
4月16日上午,丰顺县综治中心ag真人中国官方 ag真人入口刚开门,21名神色焦急的江西籍务工人员便蜂拥而入。轮值接访的法官刘和亮迅速上前,安抚众人情绪,详细询问缘由。
原来,杨大姐等人今年3月至4月受王某雇佣,在丰顺某乡镇种植树木,王某支付部分工资后,仍有9万多元未结清。
涉及务工人员工资,刻不容缓。刘和亮当即联系王某,要求其尽快到场,并依托综治中心的统筹协调机制,邀请公检司相关负责人及人民调解员杨丰共同参与调解。
在刘和亮的指导下,杨丰迅速开展调解。经过充分释法明理,王某承诺尽快筹措工资给付,然而杨大姐等人对此持怀疑态度。
“经过法院司法确认,调解协议就有了法律强制力,如在期限内没收到工钱,可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刘和亮提出的解决方案,打消了杨大姐等人的顾虑。
最终,双方达成调解协议,王某现场支付两万元工资,剩余7万多元于十日内付清,并于次日共同到法院进行司法确认。
为更好地融入综治中心,实现全流程衔接,今年5月,梅州中院出台十条工作措施,深度参与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诉讼服务团队以“轮驻+常驻+随叫随驻”方式进驻,建立矛盾化解双向流转机制,构建“诉前引导+诉中委托+诉后联动”的分层递进解纷体系,推动涉诉纠纷高效流转至综治中心,促进“综治首站化解”。
“我们推行人民调解+司法确认+引导现场履行机制,对调解成功的案件开辟绿色通道优先受理,不成功的无缝转入立案审理程序。今年依托综治中心先行调解成功215件。”梅州中院立案庭庭长曾柳青介绍。
“ag真人官方 ag真人官网他们既不付违约金,也不还土地,我们该咋办?”2024年年底,蕉岭县三圳镇福北村10余名农户焦急地来到镇综治中心求助。
三圳镇“鱼米之乡”美名远扬,数百家果蔬企业在此汇聚,是广东省蔬菜特色小镇。2021年,某合作社与福北村52户农户签订四年土地租赁合同,集约130余亩耕地种水稻,交某农业公司使用。因经营困难,2024年起该农业公司不再续租,却拒付违约金,合作社已于2022年注销。
司法所所长丘雄彬了解情况后,依托综治中心协同共治机制,邀请新铺法庭法官张彬洛介入调解,并在其建议下启动涉农纠纷绿色通道。
调解现场,张彬洛翻开合同给农业公司算“法律账”,丘雄彬核算租赁费、违约金算“经济账”,农业公司意识到不解决问题,“账本”只会更厚,当即表示愿意归还土地并约定一年内给付78000元违约金。
为不误农时,张彬洛建议福北村村委会向镇政府提出招商引资需求,引入新涉农企业“接盘”。镇政府采纳建议,一个月后,浙江某农业企业进驻,与农户签约,将130亩地打造成蚕豆种植基地。
“法院这办法好!既化解了群体性纠纷,又盘活了土地,减少了农户损失。”三圳镇党委副书记张伟凇说。
这背后,是梅州法院“庭、站、点”融合共治机制在发挥源头解纷作用。2021年起,梅州法院以23个人民法庭为支点,设97个诉讼服务站、67个法官服务点,形成城乡全覆盖司法服务网络,建成169个“无讼村居”。如今,“庭、站、点”借综治中心建设东风,协同“一庭两所一中心”开展共治共建,打通基层治理“神经末梢”,推动4200多件矛盾纠纷就地化解。
为强化对综治中心定分止争的专业指导,梅州法院建立分析研判矛盾风险排查化解机制,法庭庭长定期列席乡镇党委会、综治例会,发风险提示函、意见书28份;打造指导调解标尺,建立“要素式模板”指导调解机制,梳理类案要素清单,开展案例研讨、庭审观摩ag真人官方 ag真人官网活动69场,调解成功率提升40%。
“太方便了,以前打官司得跑30多公里去县城,现在家门口就能调解。”今年5月,平远法院将巡回法庭“搬”到综治中心才几天,泗水镇某村村民老张就通过巡回法庭司法服务一体机,与邻居老刘达成“线上”和解。
因对山林归属问题争执不下,老张将老刘告上法院。征得双方同意,平远法院将案子委派至综治中心,综治中心分流给负责该镇巡回法庭的法官,并指派国土所及司法所联合调处。
在工作人员引导下,老张在庭审平台输入案件调解码,开启视频调解。屏幕另一端,法官倾听双方诉求,先引导国土所人员与老张确认山林权属,再摆事实讲道理,协商解决山林收益问题。历经两个半小时“屏对屏”沟通,双方签订线上调解协议,老张撤诉。
以“调解员现场调解+法官远程视频指导”模式便利群众解纷,是梅州法院依托综治中心延伸司法服务的生动体现。
在综治中心牵引下,梅州法院整合多元解纷资源,探索“巡回审判+庭后联动调解”机制,深入围屋宗祠、田间地头巡回审判57件次,庭后各解纷力量共同释法析理,推动类案一次性、多元化解。
同时,为减轻群众诉累,梅州法院在综治中心诉调对接窗口,畅通“现场立案+自助立案+网上立案”立体化诉讼渠道,推广起诉状、答辩状示范文本,实现案件“一窗通办”;推动综治中心选派人民调解员进驻法院多元解纷中心,搭建先行调解案件现场委派推送机制,促解纷资源共享,引导168家基层治理单位入驻人民法院调解平台,为群众提供高效便捷解纷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