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G-真人(中国)官方网站

淄博:从传统农耕到现代农业的跨越—AG真人-平台官网
服务热线:400-787-5530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公司新闻

淄博:从传统农耕到现代农业的跨越

时间:2025-07-08 14:14:07 文章作者:小编 点击:

  前不久,淄博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结出了硕果。3位新农人凭借自身的高超技术和突出贡献,成为全市首批荣获正高级职称的新型职业农民。

  新型职业农民,可理解为以农业为职业、具有一定的专业技能、收入主要来自农业的现代农业从业者。正高级新型职业农民“新”在哪儿?他们在发展产业、增收致富上有何过人之处?连日来,记者探访了三位新农人的故事。

  盛夏时节,沂源县南麻街道沟泉村附近的山东中以现代智慧农业有限公司果园内,一排排苹果树长势旺盛,一颗颗青嫩的小苹果正沐浴着阳光,在微风中轻轻晃动,勾勒出一幅生机勃勃的现代农业图景。

  “智慧果园是未来产业发展的重点。”谈及果园的发展,山东中以现代智慧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张伟眼中闪烁着自信的光芒。谁能想到,这位如今在农业领域游刃有余的行家,15年前还是个农业“门外汉”。2009年,张伟毅然辞去收费站工作,将目光投向“奥运果”。“2008年,沂源苹果被北京奥运会认定为唯一指定苹果,一夜之间声名远扬。”正是这份商业敏锐度,让他看到了其中蕴藏的无限商机。

  然而,当时的沂源果业面临诸多困境。作为全国水果生产大县,当地果业长期以家庭分散经营为主,新技术推广难、品质管控弱,导致低端水果积压、优质果品稀缺,传统种植模式已难以适应新的市场需求。

  为打破这一局面,2010年,张伟成立合作社,带领农民开展郁闭园改造、推广水肥一体化技术、实施果园生草等创新举措。这些努力不仅推动了当地果业转型升级,更让果农的收入实现了显著增长。

  随着农业现代化与数字化浪潮的兴起,果树种植迎来了从经验驱动向数据智能驱动的变革。2015年,张伟顺势成立山东中以果业有限公司,投资1200万元在沟泉村建设了260亩高端苹果产业园。园区引进以色列先进技术设备,结合当地实际,打造出高标准现代设施农业示范园。

  走进园区,科技元素随处可见:传感器实时监测环境数据,太阳能板提供绿色能源,摄像头全方位守护果园。最引人注目的当属智能无人机系统,它们在完成巡园任务后,会自动返回机巢充电并传输数据,全程无需人工干预。“一台无人机一天能监测750亩果园,而人工不仅效率低,还难以获得全面视角。”张伟的话语中满是自豪。

  新时代的农民,不仅需要勤劳,更需要智慧。为帮助果农掌握新技术,张伟每年都会举办多期免费培训班,还组建了专家顾问团和果树服务队。2024年,张伟又借鉴国际成功模式,推出了国际专利葡萄俱乐部模式,构建产业链上的利益共同体,有效解决了传统农业信息不对称和信任缺失难题。“股份合作,共享果园”等创新模式,更是实实在在地帮助果农增收致富。“果农富了,产业旺了,咱这心里才踏实。”张伟满脸欣慰。

  7月的桓台县唐山镇贾庄村,金黄麦浪刚刚化作满仓新粮,千亩沃野已被嫩绿的玉米苗染成生机的海洋。

  记者见到李勇时,这位“新农人”正熟练操控着自走式高杆喷雾机穿梭田间,细密的药雾均匀洒落,为玉米苗织就防护网。“今年种下1500多亩夏玉米,喷药车一天能干500亩至800亩,效率比人工翻了10倍。”李勇擦着额头的汗水笑道。

  从传统农耕的“会种地”到智慧农业的“慧种地”,李勇的转型之路藏在合作社仓库里——160余台无人植保机、北斗导航播种机、进口气吸式播种机等现代化装备整齐列阵,如同等待出征的钢铁兵团,耕、种、管、收全链条服务的科技基因跃然眼前。

  在科技赋能土地的同时,李勇更懂得“授人以渔”才是乡村振兴的长效密码。鑫泽农机专业合作社连续两年承担县级高素质农民培训任务,围绕无人机操作、农机智能维修等前沿领域开设定制化课程,田间课堂里,学员们跟着技术骨干调试设备、模拟作业,理论知识与实操技能在土地上深度融合。目前,超1000名技术骨干从这里走出,成为各村镇农业现代化的排头兵。

  合作社还将人才培育的触角伸向校园,与山东工业职业学院共建实训基地。课堂搬进合作社的智能农机仓库,学生在真实作业场景中掌握设备原理;专家教授定期下乡指导,把科研成果转化为田间实践。这种“学用结合、产教联动”的新模式,让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无缝对接。

  2016年创立至今,占地12000平方米的设施场院、田间培训ag真人官方 ag真人官网教室、12名专业员工与120名社员,构成了合作社服务农业全链条的坚实底座。凭借过硬的技术、创新的模式,合作社接连斩获“国家农民合作社示范社”“全国农机科技示范基地”等重磅荣誉,成为齐鲁大地上农机社会化服务与人才培育的闪亮名片。

  “农业的根本出路在机械化,关键在智能化,核心在人才化。”李勇深谙此道。他率先引入全市领先的高端智能装备,2023年更承担山东省夏玉米播种质量对比试验,用数据为高性能农机推广“铺路”。如今,合作社“机械化+智能化”模式可同时服务5000亩耕地,让“藏粮于技”的蓝图在田间地头落地生根。面对极端天气挑战,他带领团队组建应急作业服务队,以“平战结合”的模式守护粮食安全,展现新时代农民的责任担当。

  从握锄头的普通农民到获评正高级农艺师,李勇用15年光阴,书写了“新农人”以科技与人才双轮驱动乡村振兴的生动答卷。

  骄阳炙烤着桓台县索镇街道睦ag真人官方 ag真人官网和村的千亩农田,60岁出头的胡治勇穿梭在刚出苗的玉米地里,黝黑的双手轻轻拨开嫩绿的玉米苗,仔细查看滴灌带铺设情况。

  “这滴灌带就是玉米苗的‘智能饮水机’。”胡治勇笑着向记者解释,“播种时铺设,种子一落地就能喝上精准调配的‘营养液’。”这套“种、肥、管”同步的创新模式,让传统农忙时间缩短了近一半。如今,他坐在家里,只需按下遥控器,就能完成田间的水肥调控。

  打小在土地里摸爬滚打,胡治勇对“脚上泥多,田里不愁”这句老话再熟悉不过。但他心里明白,光靠吃苦出力种不好地。2015年,他毅然流转1200亩土地,成立桓台县瑞丰农民专业合作社,下决心走出一条科技兴农之路。

  十年磨一剑。如今的瑞丰合作社,已发展成为集农机作业、技术推广、示范引领于一体的国家级示范社。仓库里,高性能的播种机、变量施肥机、装载北斗导航播种机等现代化农机整齐排列;田间地头,物联网墒情监测设备实时传回数据。

  胡治勇带领团队开展深耕整地、玉米密植精准调控、水肥一体化等技术攻关,粮食产量节节攀升。高产攻关田里,小麦亩产达860.48公斤,玉米亩产1069.2公斤,均位居全省前列;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更是刷新全国高产纪录,为现代农业发展树立了新标杆。

  作为乡村振兴的排头兵,胡治勇深知“一人富不算富”。他把合作社变成了“田间学校”,农闲时间不定时开展农技培训,手把手教农户操作智能农机,讲解精量播种、秸秆还田等绿色高效技术。“光自己会不行,得让乡亲们都尝到科技的甜头。”在他的带动下,周边农田小麦、玉米亩均分别增产70公斤和140公斤,化肥农药用量显著下降,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最近,胡治勇成了村里的“明星”——他成功获评正高级职称,这让不少乡亲感慨:“没想到咱庄稼人也能评上高级专家!”他表示:“这份职称既是对我工作的认可,更是一种鞭策。政府不仅给予我们荣誉,还提供实打实的技术培训、专家服务和补贴,让我们没有后顾之忧。”

  面对荣誉,胡治勇没有止步。他正谋划着建设智慧农场,计划引入无人收割机、AI病虫害识别系统,与科研院所、高校合作共建数字农业实验室。“地还是这片地,但要用科技让它长ag真人中国官方 ag真人入口出新高度。”采访结束时,胡治勇望着千亩良田,眼中满是憧憬。

  在淄博希望的田野上,张伟、李勇、胡治勇等新型职业农民以科技为犁,深耕智慧农业,成为乡村振兴的先锋力量。他们的成长蜕变,离不开当地创新完善的人才培育体系。如今,农民也拥有了与工程师、教师一样系统规范的职称评定通道。初级、中级、副高级和正高级职称名称依次为农民助理农艺师、农民农艺师、农民高级农艺师、农民正高级农艺师,一套覆盖全职业发展周期的晋升体系,正为农业人才的成长精准“量体裁衣”。

  2024年,淄博市人社部门在全省率先将新型职业农民纳入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范畴,在线上培训平台开辟免费课程专栏,截至目前,已助力960名职业农民提升技能。在职称评审上,当地打破常规,采用面试答辩、业绩展示等多元化方式,重点考察种地能力、技术水平与示范带动效应,让“田秀才”“土专家”的真才实学获得权威认可。

  截至目前,淄博已完成5批次评审,3人荣获农民正高级农艺师称号,70人获评农民高级农艺师,另有120名农民农艺师、327名农民助理农艺师脱颖而出。这些“持证上岗”的农业“领头雁”,正带着新技术、新理念扎根乡土,让职称这块金字招牌,持续为乡村振兴注入澎湃动能。


标签:2024合作社

【产品推荐】